弘德网图书城
店铺评分

商品评价 0.00
发货速度 0.00
售后服务 0.00
  • 热销商品
  • 热门关注
  • 商品介绍
  • 商品评价
  • 商品编号 9787511880208_
  • 品牌 弘德网

本店支持德先用,本店欢迎德全购,本店支持弘德e卡支付,本店积分抵扣最高10%!图书店根据库房书籍保有量,按当天15:00前下单计算,发货时间1-5工作日不等。图书我国为0税点商品,以免发票邮寄中遗失,如需发票请申请电子发票,发票在发货后1~3个工作日内可在我的订单-订单详情-发票下载中自助下载。基础运费10-15元,部分地区12-19元,续件运费每本3元,下单后找客服WX13811904765改价!满1000元自动免运费。

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对航空恐怖主义犯罪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内容涉及航空恐怖主义的相关概念,航空恐怖主义的起源和特征,航空恐怖主义防控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航空恐怖主义防控的技术手段、社会政策与专门措施等相关内容,还就有关影响巨大的航空恐怖主义典型案例、比较特殊的航空恐怖主义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对航空恐怖主义犯罪未来发展的趋势作出了预测。

作者简介

林泉,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市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武装警察边防部队担任现役军官;在中国航空法学研究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等学术社团担任职务。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民航局、天津市政府、中央高校专项科研项目等数十项研究课题,出版、发表了相关学术著作、论文数十篇(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恐怖主义定义问题

一、词语解读

二、国际组织以及国家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

三、专家学者关于恐怖主义的学理定义

四、辞典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

第二节恐怖主义相关概念

一、恐怖主义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恐怖主义及其相关学科

第二章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与特点

第一节国际恐怖主义的宏观成因

一、恐怖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

二、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地区经济原因

三、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

四、国际恐怖主义的微观成因

第二节航空恐怖主义

一、航空恐怖犯罪

二、航空恐怖犯罪的分类

三、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手段

第三节航空恐怖犯罪的特殊成因及表现形式

一、航空恐怖犯罪的特征

二、航空恐怖犯罪的原因

三、航空恐怖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三章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若干案例分析

第一节洛克比空难

一、事件概况

二、空难的处理

第二节"9?11"事件

一、事件概况

二、"9?11"事件对美国的国内影响

三、"9?11"事件对民航业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劫机案例

一、卓长仁劫机案

二、张振海劫机案

三、广州白云机场劫机案

四、民航工作人员袁斌机长劫机案

五、新疆和田机场劫机案

第四章航空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国际法律与国际公约

第一节国际民航组织主持制定的国际航空刑事公约

一、1963年《东京公约》

二、1970年《海牙公约》

三、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四、1988年《蒙特利尔议定书》

五、2010年《北京公约》及《北京议定书》的产生

六、2010年《北京公约》对《蒙特利尔公约》及其补充议定书修订的内容

第二节联合国大会有关打击空中劫持等行为的决议

一、联合国大会的决议

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

三、联合国主持签订的与民航关联的国际反恐公约

四、上海合作组织等有关航空犯罪的国际公约和相关法律文件

第五章航空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国内法律规制

第一节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防控

一、宪法中有关恐怖犯罪的相关法条

二、刑法中有关恐怖犯罪的相关罪名

三、《引渡法》中有关恐怖犯罪引渡的相关规定

四、民用航空法中有关恐怖犯罪方面的规定

五、防控航空恐怖犯罪的法制建设的不足

第二节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法规防控

一、民航安保法规的基本情况

二、民航安保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防控航空恐怖犯罪的相关规章

一、《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保卫规则》(CCAR-343)

二、《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CCAR-329)

第六章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技术防控

第一节航站楼智能化系统技术

一、视频监控系统

二、出入口门禁系统

三、预警、报警系统

第二节民航机场安全检查技术

一、防爆安检技术

二、身份识别技术

第三节航空器机载电子设备及武器技术

一、飞机远程遥控

二、导弹干扰装置

三、非致命武器的使用

第七章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社会防控

第一节国际恐怖主义的一般防控手段

一、国际社会的宏观策略

二、强化反恐的国际合作

第二节中国防控恐怖主义的社会政策

一、中国政府反恐的基本政策和立场

二、运用社会政策的手段防控恐怖主义犯罪

三、加强宣传、树立全民防范意识

第三节民航基础设施的安保措施

一、民航机场选址中的航空保安问题

二、飞行区安防设计

三、美国机场安保的借鉴

第八章典型航空恐怖行为的防范与处置

第一节人体炸弹的暴恐袭击

一、人体炸弹的特点

二、"人体炸弹"瞄准民航

三、人体炸弹存在的原因

第二节"汽车炸弹"的袭击

一、"汽车炸弹"

二、防范与管控"汽车炸弹"

第三节爆炸恐怖袭击的防范与处置

一、民航遭遇的爆炸恐怖袭击

二、恐怖性爆炸犯罪的主要特征

三、我国民航加强反爆炸恐怖袭击的对策

第四节航空恐怖犯罪中的劫持人质行为

一、在民航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

二、劫持人质的处置

第九章国际社会防控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与实践

第一节若干国家打击恐怖主义的立法与实践

一、美国的反恐对策

二、英国的反恐对策

三、法国的反恐对策

四、德国的反恐对策

五、以色列的反恐对策

六、俄罗斯的反恐对策

第二节国际组织及世界主要地区民航反恐的举措

一、国际民航组织关于航空保安的新策略

二、亚太经合组织关于航空保安的措施

三、欧盟关于航空保安的一些举措

第三节中国民航反恐的基本策略探讨

一、中国民航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

二、有关中国民航反恐基本策略的探讨

第十章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9?11"后国际反恐与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际反恐新变化

二、国际恐怖主义新变化

第二节民航恐怖犯罪行为的变化

一、利用肩扛式地对空导弹等武器在地面袭击低空飞行的航空器

二、利用航空器做武器

三、使用航空器非法释放、排放生化核武器等危险物质

四、核恐怖主义威胁

五、利用电子、网络在民航领域实施恐怖犯罪

六、国际社会应对民航新型恐怖袭击的措施与困境

前言/序言

前言

航空恐怖主义是民航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国“9·11”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航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也是民航反恐的转折点。随着国际整体形势的变化,航空恐怖主义对全球民航业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对于遏制恐怖主义的蔓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做派,使全球恐怖主义呈现“越反越恐”的局面。国际民航反恐出现了越来越走近,同时又越来越不同的境地,在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方面,世界各国基本都有一致的看法,进而才有192个国家签署的《全球反恐战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这么多的国家就反恐问题达成一致。有关航空安全的国际公约《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北京公约》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签署,表明了世界各国在民航反恐方面越来越取得共识。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各自利益不同,出发点也不同,因而,在反恐的实际行动中,又出现了越来越分化的趋势,国际反恐力量的不协调、行动的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给航空恐怖主义制造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航空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恐怖主义的一切基本特征。但是其更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因此,在防范和打击航空恐怖主义方面,除了采取一般的反恐措施外,还需要集合一切可能的资源,动员社会的、国家的、民航的力量对航空恐怖主义采取综合防控才能取得实效。防控航空恐怖主义的手段包括军事打击、国家动员、技术措施、社会政策、法律手段以及民航业自己独特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才能使防控效益最大化。才能保证民航处于社会可接受的、可持续的安全状态。

《航空恐怖主义犯罪的防范与控制》是作者多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10章,内容涉及了航空恐怖主义的相关概念问题、航空恐怖主义的起源和特征、航空恐怖主义防控的国际公约、航空恐怖主义防控的国内法律法规、航空恐怖主义防控的技术手段、航空恐怖主义防控的社会政策、航空恐怖主义防控的专门措施等相关内容,还就有关影响巨大的航空恐怖主义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几种比较特殊的航空恐怖主义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总结其中的规律。航空恐怖主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随着民航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与航空恐怖主义斗争的基本脉络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新的可能的更为复杂的航空恐怖主义威胁,世界上任何一国的民航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都必须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反恐对策,做到与时俱进。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努力吸收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地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价值,力求能够对丰富我国的航空恐怖主义方面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由于题材的特殊性,有些具体的反恐、航空安保的手段和方法不能涉及,本书的案例全部来自公共媒体,对一些方面的内容做了技术性处理。因时间和资料所限,再加之航空恐怖主义的有关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本书肯定会存在着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问题,都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在本书的写作中,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研究生周航、王瑞、颜宁等同学都参与了资料搜集整理以及书稿部分章节初稿的写作。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民航业界和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予以一并感谢。尤其需要感谢的是民航局公安局、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的大力支持;北京东方联合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钊先生在本项目的研究、写作、出版工作中给予的大力协助。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所引用的案例、数据均来自公共媒体。本书不涉及航空安全、反恐的不便公开的内容,但是还是希望读者能注意保存。

林泉

2015年5月




X27eGjZ8aH.jpg





K8YChtXEzm.jpg


好评度
100%
  • 全部评价
  • 晒图
  • 追评
  • 好评
  • 中评
  • 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