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于频谱数据分析的电磁行为识别和网络结构挖掘

基于频谱数据分析的电磁行为识别和网络结构挖掘

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磁频谱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其中,对于无形的电磁信号的行为识别,是电磁频谱空间军事对抗的核心技术,是对电磁空间进行有效管控的基础保证,也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反恐维稳的急需。

弘德价
70.00
79.00
配送至
库存紧张,48小时内发货
弘德网图书城
店铺评分

商品评价 0.00
发货速度 0.00
售后服务 0.00
  • 热销商品
  • 热门关注
  • 商品介绍
  • 商品评价
内容简介 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磁频谱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其中,对于无形的电磁信号的行为识别,是电磁频谱空间军事对抗的核心技术,是对电磁空间进行有效管控的基础保证,也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反恐维稳的急需。本书紧密围绕面向电磁行为识别和网络结构挖掘展开阐述。全书共8章,首先详细分析了电磁频谱空间的战略意义和电磁行为分析的重要作用、归纳了电磁频谱数据分析技术基础与研究现状,然后分别针对电磁行为识别和网络结构挖掘相关的重点技术,包括电磁通联行为识别、电磁辐射源无源定位、网络结构挖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介绍相关的问题分析、模型建立、算法设计和实验结果,系统的归纳梳理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开放性的探讨思路。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网络空间安全、无线通信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从事电磁空间安全、频谱数据分析等研究的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姚昌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无线通信领域智能频谱分析、决策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获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8篇,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马文峰,陆军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卫星通信,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负责或参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军队通信装备预先研究项目等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4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 田辉,陆军工程大学教师。长期从事物联网、无线自组网、智能无人通信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等项目,参与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530专项等重大项目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收录10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王聪,陆军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负责或参与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530专项、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等近10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6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出版教材1部。 阚常聚,陆军工程大学工程师。发表SCI论文三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好评度
100%
  • 全部评价
  • 晒图
  • 追评
  • 好评
  • 中评
  • 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