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6:犯罪密码
弘德网图书城
店铺评分

商品评价 0.00
发货速度 0.00
售后服务 0.00
  • 热销商品
  • 热门关注
  • 商品介绍
  • 商品评价

本店支持德先用,本店欢迎德全购,本店支持弘德e卡支付,本店积分抵扣最高10%!图书店根据库房书籍保有量,按当天15:00前下单计算,发货时间1-5工作日不等。图书我国为0税点商品,以免发票邮寄中遗失,如需发票请申请电子发票,发票在发货后1~3个工作日内可在我的订单-订单详情-发票下载中自助下载。基础运费10-15元,部分地区12-19元,续件运费每本3元,下单后找客服WX13811904765改价!满1000元自动免运费。

在线客服




作者简介

李昌钰(Henry Chang-Yu Lee),1938年出生于江苏如皋,美籍华人、刑事鉴识专家、美国纽黑文大学终身教授。1998年,担任美国康涅狄格州警政厅长,成为全美DIYI位出任州级警界ZUIGAO职位的华裔首长。2006年,他设立了“李昌钰法医学研究所”。2013年9月,出任ZUIGAO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顾问。

李博士曾于美国各州与全球其他几十个国家参与调查8000多件重大刑案,如肯尼迪总统被杀案、尼克松“水门事件”、克林顿桃色案、“911事件”、美国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案、法医调查南斯拉夫种族屠杀万人案等。

李昌钰博士因屡破奇案而被新闻媒体冠上“当代福尔摩斯”“物证鉴识大师”“科学神探”“现场重现之王”与“犯罪克星”等称号,是一位从台湾走向全球的传奇人物。


编辑推荐

★当代福尔摩斯解密全球重案,侦探之王李昌钰带你重返犯罪现场。

★当“法庭科学”遇上“侦探大师”,是挑战还是机遇?

★通过剖析真实的案例,还原李博士在其中是如何破解谜题的。法庭科学真的那么神吗?它到底是什么呢?看了本书之后,相信读者会爱上这个很酷的专业,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内容简介

“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是对李昌钰博士参与调查的全球重案的真实记录,包括《世纪奇案》《血液吐真言》《让证据说话》《重返犯罪现场》《神秘血手印》《犯罪密码》《完美谋杀》七部作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这部《犯罪密码》中,李昌钰博士通过经典的刑事案例,将法庭科学的三个维度的理论贯穿其中,用实际的办案经历讲述法庭科学发展历史及在刑侦领域的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去破解案件难题。这对当今的法庭科学研究以及法律是一种新的发展和创新,将法庭科学带进了真实的世界。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犯罪现场和科学家


五十年转瞬即逝,法庭科学这一学科在这期间的发展令人瞩目。法庭科学曾经只是应用科学的一个小小分支,现如今已成为最热门的职业选择之一。李昌钰博士对该领域声望提升的深远影响无人能及。李博士的事迹和他在该领域的贡献,也构成了法庭科学的历史和发展。

关于现实生活中法庭科学家的日常工作,李博士分享了许多真知灼见,其中之一就是,进行有效调查的关键在于团队的精诚合作。李博士曾调查过数以千计的案件,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最能说明团队合作对法庭科学家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它就是海伦·克拉夫茨(Helle Crafts)案。

该案起因于泛美航空公司的空乘海伦·克拉夫茨的失踪事件。1986年12月1日,基思·梅奥(Keith Mayo)这位来自康涅狄格州新镇(Newtown)的私家侦探向当地警察局报告说,海伦·克拉夫茨已经失踪十天了。海伦雇用梅奥为她的离婚案件提供协助,梅奥猜测海伦的丈夫理查德·克拉夫茨(Richard Crafts)或许与海伦的失踪有关。他得知海伦在一场大暴风雪袭击该地区之前赶回了家中,而理查德·克拉夫茨告诉警察说他的妻子在第二天,也就是11月19日,开车去了位于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Westport)的她妯娌家。而她实际上并没有去,也没有给任何人打过电话。她的车在肯尼迪机场(Kennedy Airport)被发现,就停在泛美航空公司的员工停车位上。19日她没有值机安排,但自那天起她误了两次工作。通常每天与她联系的朋友们也失去了她的消息,大多数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十年的婚姻生活充满了争吵,甚至受到虐待。

理查德·克拉夫茨是美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商业飞行员。1969年他与海伦初次见面,当时他已有婚约在身,但他仍然与海伦约会。直到六年之后海伦发现自己怀孕,两人随即结婚。海伦离职后,两人一起搬到新镇,在那儿的几年间他们生养了三个孩子。后来海伦又回到泛美航空公司工作。理查德经常一声不吭就离家数日,两人因为丈夫的婚外情而大打出手,海伦因此鼻青脸肿。事实上,梅奥已经拍摄到理查德与其他女人出轨的照片。

新镇的警察们与理查德是老相识,因为他不但是航空公司的全职员工,同时还担任协警,且对枪支情有独钟。他有数把猎枪、手枪以及大口径步枪。当他接受询问时,他毫不迟疑地确认说暴风雪后第二天海伦就失踪了,但他说并不认为她在离开时心烦意乱,或者不会再回来。调查人员认为该案疑点重重:海伦是位尽职的母亲,她绝不会置年幼的孩子于不顾。她的一位朋友向警方报告说,海伦早前曾经说过,如果她出了事,那绝非意外。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海伦失踪后的几天中,理查德对海伦失踪的描述有多处前后矛盾,其中包括关于她去丹麦看望她病危的母亲的描述。警方调查后发现,海伦的母亲并没有生病,这位母亲已经有几个月没有见到女儿或收到女儿的音信了。

警方通过对克拉夫茨的住家佣人唐·玛丽·托马斯(Dawn Marie Thomas)询问得知,11月19日,家中停电后,理查德将托马斯和孩子们早早叫醒,并将他们送到了孩子姑姑家。他说海伦早孩子们一步去孩子姑姑家了,但到了姑姑家却发现海伦并不在。当理查德晚上去接他们的时候,最初他说的是不知道海伦去了哪里,但之后他告诉托马斯说海伦去了丹麦。托马斯回到新镇的家中后,发现主卧室的一张地毯没了。她曾清楚记得在那个暴风雪之夜,那上面有一块葡萄大的暗点,她还记起曾在床垫和毛巾上看见血迹。

警方要求理查德进行测谎试验,结果他通过了测试。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没有海伦的音信,于是他被再次询问。他承认,自己不知道妻子身在何处这件事让他感到尴尬。当被问及地毯的事情时,他说把它收起来换掉是为了给海伦一个惊喜,而早先他却跟托马斯说他把煤油洒在了上面。

当地警察的调查到此为止了,不过,梅奥和关心此事的朋友们要求调查该案。这一压力迫使州检察官沃尔特·弗拉纳根(Walter Flanagan)将该案派发至州警察局西区刑事重案组处理。梅奥与重案组一起来到垃圾场并找到了他认定的那块地毯。他和重案组将这块地毯送至位于康涅狄格州梅里登(Meriden)的法庭科学实验室。李昌钰正是那里的首席刑事技术专家和实验室主任,刑事指导专家伊莱恩·帕格利亚诺是他的助手。法庭科学家们对地毯进行了检测,但令梅奥失望的是地毯上的斑点在进行血液检测时都为阴性。


前言/序言

总序
  在美国,人们常说,破不了的案子,找Dr.Lee就对了,很多小朋友的志愿都提到:“我长大后要像Dr.Lee一样。”迄今,我已获得800多个荣誉奖项,参与侦破8000多起国际的重大刑事案件。人们推崇我为“当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科学神探”等等,媒体说我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华人,其实真正的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漫长的爬坡,我一辈子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1964年,我和太太初到美国,全部家当只有一个木箱和50美元。为了谋生,我做过服务生、当过记者、做过武术教练,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直到现在,我每天还是工作16~20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辛勤的努力,让我在两年内完成了四年大学的所有课程,也破纪录地在短短一年内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同年(1975年)即获得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大学助理教授的职位,短短三年又破纪录晋升为终身教授,并出任刑事科学系主任。次年(1976年)出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刑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98年出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厅长,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警界职位最高的华人。
  过去几十年以来,我曾撰述出版40多本刑事科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我侦破的许多案件在世界各国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节目,许多法庭的专家证词和陈述被列为国际刑事科学界和警界的经典教学案例。世界各国都希望我将处理过的重大案件撰写成书,与世人分享。此次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刘知函先生之邀请,策划出版“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丛书,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侦破的重大刑事案件。从事刑事鉴识50多年后,我从8000多件重大刑案的侦查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务经验,希望将这些案件和经验整理成书,陆续出版,作为自己在刑事科学界的经验传承,供世人参考,以期能抛砖引玉。更希望这套丛书对华人地区的刑事科学及司法制度的观念有所帮助,如此则甚幸矣!
  借此机会,我要谢谢目前在美国及世界各国警界的朋友,尤其要感谢曾与我共同在刑案现场和实验室工作的伙伴。鉴识工作是团队工作,没有他们,我也不可能与读者分享这些故事。
  我的求学时代,家中贫困,全赖母亲兄姊的勤俭刻苦,呵护备至,我方能专心向学。兄弟姐妹艰苦与共,共同成长,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太太宋妙娟女士几十年来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我,照顾家庭,备极辛苦,使我能毫无后顾之忧地专心工作,自应附志,以表谢意。
    李昌钰
   2011年9月1日
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家中


目录

总序 1

序言 3

第一章  犯罪现场和科学家 1

第二章  法庭科学的历史回顾 25

第三章  法庭证据鉴定中使用的科学方法 45

第四章  死因调查员 73 

第五章  指印证据 98

第六章  火器证据 118

第七章  微量证据与化学分析 144

第八章  DNA证据 161

第九章  法庭药物分析和毒物学 182

第十章  法庭齿科学 203

第十一章  存疑文件 224

第十二章  新兴的法庭学科 247

第十三章  审判中的法庭科学家 274

第十四章  法庭科学的未来 292

参考文献 303




X27eGjZ8aH.jpg





K8YChtXEzm.jpg


好评度
100%
  • 全部评价
  • 晒图
  • 追评
  • 好评
  • 中评
  • 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