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与法

刘磊,吴之欧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ISBN:9787519765286版次:1商品编码:13199557品牌:法律出版社包装:平装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22-05-01用纸:胶版纸页数:272字数:263000

弘德价
78.00
89.00
配送至
有货,5天内发货
弘德网图书城
店铺评分

商品评价 0.00
发货速度 0.00
售后服务 0.00
  • 热销商品
  • 热门关注
  • 商品介绍
  • 商品评价
  • 商品编号 -
  • 品牌 弘德网
  • 出版年份 2022

本店支持德先用,本店欢迎德全购,本店支持弘德e卡支付,本店积分抵扣最高10%!图书店根据库房书籍保有量,按当天15:00前下单计算,发货时间1-5工作日不等。图书我国为0税点商品,以免发票邮寄中遗失,如需发票请申请电子发票,发票在发货后1~3个工作日内可在我的订单-订单详情-发票下载中自助下载。基础运费10-15元,部分地区12-19元,续件运费每本3元,下单后找客服WX13811904765改价!满1000元自动免运费。

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本书着力探讨数字货币的属性问题以及探究对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路径,本书对私人数字货币及区块链金融本身的风险进行了罗列,在详细梳理当前世界范围内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实践后,也对我国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和立法进行了思考。

作者简介

刘磊:执业律师,法学硕士,甘肃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研究员,“盈科十佳未来之星”,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法律服务团队”负责人。【执业领域】区块链、虚拟货币、外贸外汇、第四方支付、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法律案件。吴之欧:温州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九三学社中 央青年委员;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政协法律顾问,温州市首批立法专家;兼职律师,曾代理钱云会交通肇事案、温州菜篮子集团腐败案;温州市首批社科青年骨干人才,温州市551人才第三层次;支持或主要参与***、省部级项目10多项,出版著作2部,主编教材3部,发表CSSCI以上期刊论文10篇,其他公开发表的30多篇。多次获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刑法学会理事、浙江省律师法学会理事、温州市禁毒法学会会长。定期为省市各级司法机关、各地党校、妇联讲个人事迹曾由《中国妇女》、《温州市都市报》、《温州政协》专题报道。

精彩书评

《数字货币与法》 一书就数字货币的产生、概念、类型、性质、实践运用以及所产生的法律风险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抛出了“注入虚拟货币法律属性”“虚拟货币监管”“未来立法应当如何规制”等一系列前沿法律问题,对读者颇具启发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本书还特别从货币基础理论角度出发,讨论了虚拟货币与货币的关系,有助于读者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本书对虚拟货币法律问题所作的宏观思考,对于司法实务中虚拟货币纠纷的解决具有参考价值。让我们“一起向未来”,进入智慧法治的世界。
——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最 高人民法院原高 级法官 蒋惠岭

刘磊律师作为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专注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紧跟时代步伐,研究数字经济领域中颇具前瞻性的法律问题,梳理众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折射在数字经济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原理,为数字经济领域中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是盈科律师专业化建设的有益实践。
——盈科律师事务所主任 梅向荣

刘磊律师以一个数字金融专业律师的身份,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数字货币的产生及概念界定,然后以律师的严谨视角对于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金融风险及各国监管实践给予了深入阐述,同时也围绕我国的现状提出了颇具启发意义的监管探索思考。《数字货币与法》是一本很值得细读的书,我想推荐给和我一样的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创新的实践者,我相信,系统性地通过本书了解围绕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大众利益的全球监管法律体系设计的底层逻辑,对每一位从业者来说,在当前不乏喧嚣浮华但快速发展的元宇宙Web3数字化革命中,能更容易挖掘并专注于能给人类带来长远价值的创新工作。
——IBM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前院长、边界智能创始人 曹恒

本书对区块链技术衍生的数字货币这一现象级事物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从法律、技术与风险的视角提出一些独到见解,有益于推动区块链行业安全有序发展与法治化监管。
——中 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邓建鹏

16世纪上半叶中国沿海双屿、月港等地的繁荣贸易表明,中国已经被卷入了大航海时代,但后来的王朝选择了控制外贸。而数字货币及其带来的Web3数字化革命被很多人视为新时代的“大航海”。在本书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数字货币领域创新和监管之间的紧张张力。应该如何平衡创新与监管,既保护好投资者又不错过数字货币革命,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金色财经CEO 王瑜琨

目录

目 录
第 一章 货币革命:从货币到数字货币
 一、溯源:货币的起源及其本质学说
 二、演变:从实体货币到虚拟货币
 小结
第二章 数字货币的概念界定与种类划分
 一、数字货币、虚拟货币或者加密货币
 二、数字货币的种类划分
 小结
第三章 数字货币的属性探析
 一、数字货币的经济属性
 二、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
 小结
第四章 私人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
 一、私人数字货币1.0时代——点对点交易的出现
 二、私人数字货币2.0时代——可编程金融崛起
 三、私人数字货币3.0时代——价值互联网
 四、私人数字货币4.0时代——元宇宙的到来
 小结
第五章 私人数字货币与区块链金融的风险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原生风险
 二、私人数字货币融资行为的风险
 三、数字货币交易所的风险
 小结
第六章 私人数字货币的国际立法与监管实践
 一、瑞士私人数字货币监管实践
 二、美国私人数字货币监管实践
 三、日本私人数字货币监管实践
 四、德国私人数字货币监管实践
 五、澳大利亚私人数字货币监管实践
 六、其他国家和地区与国际组织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实践
 小结
第七章 我国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与立法思考
 一、我国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现状
 二、我国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困境
 三、我国私人数字货币监管的立法思考与路径探索
 小结

前言/序言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伴随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以前所 未有的速度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毫不夸张地说,由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所驱动的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已然引 领人类进入新纪元。
这一场以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在渗透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同时,也已然引发一系列从未遇到过的法律难题和伦理难题。比如,作为区块链行业先驱的私人数字货币(Crypto)将会带来一系列洗钱、非法换汇等刑事风险;代币(Token)作为Web3世界的重要基础设施,也带来大量诈骗、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法律问题;稳定币的大规模应用对现有各国中 央政府主导下的主权货币和既有法律体系下的跨境支付结算带来了冲击;NFT作为确权工具无论是对元宇宙的发展还是对Web3世界的建设都意义非凡。但在无监管不透明的情况下,同样会带来诸多侵权、诈骗风险;以Terra为典型代表,利用Defi(去中心化金融)、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稳定币结合区块链技术搭建起来的Web3应用生态,其潮起潮落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不容小觑。
变化是必然的,而且我们已经置身于飞速变化之中。我们对于新事物的价值发现已经远远赶不上发明新事物的速度。一项新技术可能在问世五六年甚至十年之后,其潜在价值和用途的共识才会逐渐达成,而在这之前,以区块链名义进行的所谓金融创新、去中心化金融活动,事实上很可能既不是创新,也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和去集权化。
变化也为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人员带来了严峻挑战。从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到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问题;从Token的法律属性和财产属性认定,到Web3应用于跨境投融资的合法性及投资者保护问题,全球的司法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都处在探索阶段。“新技术呼唤新治理,新治理需要新智慧。”2017年开始,包括法学界在内的学术界,已经针对人工智能领衔的新技术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就法学而言,理论研究逐步深入的同时,《民法典》《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也紧随技术潮流,对新问题作出了一系列规范。
在新技术所涉法律问题这一研究领域,同济大学法学院于2019年正式成立了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以此作为集中研究新技术所带来法律问题的平台。2021年9月,“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落户同济大学,法学院承担起了这一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任务,与校内、校外多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产业机构协同建设。以此为契机,同济大学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将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依托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平台,强化新兴技术领域的法学教学与研究,并将聘任相关领域的实践专家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同济大学法学院与汽车学院、交通学院联合进行的无人驾驶法律问题研究已具雏形,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努力既能推动前沿技术领域法律问题的研究,也能进一步推动实务界人士和理论界人才的沟通合作,为复合型科技法治人才的培养履行高校的社会责任。
本书作者刘磊律师,是一支致力研究区块链、数字金融领域法律问题律师团队的负责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从事司法实务的同时,一直致力在理论上为推动涉私人数字货币的司法案件统一裁判标准贡献自己的智慧,对于私人数字货币的属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争议都有较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作为我们的兼职研究人员,他邀请我为本书作序,我欣然应允!
是以为序!

蒋惠岭
2022年5月





X27eGjZ8aH.jpg





K8YChtXEzm.jpg


好评度
100%
  • 全部评价
  • 晒图
  • 追评
  • 好评
  • 中评
  • 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