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立云著 | 认知科学视野下的侦查错案研究

杨立云著 | 认知科学视野下的侦查错案研究

在借用认知科学对侦查错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在线问卷调查,结合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侦查错案进行了经验研究。对侦查错案的治理提出了认知科学的进路:实现有限理性原则,训练及养成批判性思维,培育有弹性的组织文化,缓解侦查人员的职业压力。

弘德价
42.00
配送至
有货,5天内发货
弘德网图书城
店铺评分

商品评价 0.00
发货速度 0.00
售后服务 0.00
  • 热销商品
  • 热门关注
  • 商品介绍
  • 商品评价
  • 商品编号 -
  • 品牌 弘德网
  • 出版年份 2019

本店支持德先用,本店欢迎德全购,本店支持弘德e卡支付,本店积分抵扣最高10%!图书店根据库房书籍保有量,按当天15:00前下单计算,发货时间1-5工作日不等。图书我国为0税点商品,以免发票邮寄中遗失,如需发票请申请电子发票,发票在发货后1~3个工作日内可在我的订单-订单详情-发票下载中自助下载。基础运费10-15元,部分地区12-19元,续件运费每本3元,下单后找客服WX13811904765改价!满1000元自动免运费。

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认知科学视野下的侦查错案研究》在借用认知科学对侦查错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在线问卷调查,结合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侦查错案进行了经验研究。对侦查错案的治理提出了认知科学的进路:实现有限理性原则,训练及养成批判性思维,培育有弹性的组织文化,缓解侦查人员的职业压力。本书丰富了侦查学理论,增加了侦查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侦查错案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减少侦查错案的发生,推动司法公平,彰显司法的权*性和公信力。

作者简介

杨立云,四川南充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湖北军安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人,湖北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专家。曾任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挂职)。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法学学士、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侦查学方向)博士;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从事物证技术学、侦查学教学科研和司法鉴定实务工作20年。在《法商研究》《犯罪研究》《刑事法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有译著《刑事犯罪侦查》,专著《侦查认识原理研究》。主持校级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检案千余件,广受司法实务部门好评。

目录

目录
导论
一、侦查错误的定义、属性与类型
二、侦查中的认知与决策行为
三、启发法、认知偏差与侦查错案
四、认知与侦查错案的经验研究
五、侦查错案治理的认知科学路径
第 一章侦查错误的定义、属性与类型
第 一节侦查错误的多维审视与定义
一、认知维度
二、问题解决维度
三、规范维度
四、“收益/成本”维度
第二节侦查错误的属性
一、事实属性
二、决策属性
三、规范属性
第三节侦查错误的类型
一、事实型错误
二、决策型错误
三、规范型错误
第二章侦查参与者的认知与决策行为
第 一节侦查人员的认知与决策行为
一、侦查人员认知行为的特点
二、侦查认知与决策的基本构成:发现与证明
三、侦查人员认知与决策的思维隐喻:“拼图”原理
四、发现与证明的局限
第二节证人的认知与决策行为
一、估计者变量
二、系统变量
三、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对侦查错案探究的意义与局限
第三节被害人的认知与决策行为
一、被害人心理演变过程
二、被害人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被害人的认知与决策行为如何导致侦查错案
第四节犯罪嫌疑人的认知与决策行为
一、欺骗:善行还是恶行
二、以信息处理视角审视敌意欺骗行为
三、犯罪嫌疑人的欺骗行为与侦查错误
四、暗示感受性与侦查错误
第三章启发法、认知偏差与侦查错案
第 一节启发法与侦查错案
一、启发法探微
二、代表性启发法
三、代表性启发法如何导致侦查错误
四、可得性启发法
五、可得性启发法如何导致侦查错误
六、锚定效应
七、锚定效应如何导致侦查错误
第二节认知偏差与侦查错案
一、确证偏差与侦查错误
二、情景偏差与侦查错误
三、角色效应与侦查错误
四、群体迷思与侦查错误
第四章认知与侦查错案的经验研究
第 一节问卷结构、答题概况及样本背景分析
一、问卷结构及答题概况
二、样本背景分析
第二节侦查错案的规模估计
一、来自“无辜者援助计划”的数据
二、本研究的保守估计
第三节以性别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一、性别与知识构成
二、性别与侦查失败经历
三、性别与讯问
四、性别与焦虑情绪
五、性别与有罪指控倾向、启发法
第四节以职业年龄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一、职业年龄与侦查的程序意义认知
二、职业年龄与知识构成
三、职业年龄与侦查失败经历
四、职业年龄与辨认
五、职业年龄与讯问
六、职业年龄与有罪指控倾向
七、职业年龄与启发法
第五节以知识构成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一、以逻辑学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二、以心理学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三、以物证技术学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四、以参加经常性业务培训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第六节以有罪指控倾向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一、以题项(a)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二、以题项(b)为自变量的差异分析
第七节结论与评析
一、本经验研究的结论
二、本经验研究的优点
三、本经验研究的不足
第五章侦查错案治理的认知科学进路
第 一节有限理性原则及其实现
一、有限理性原则的含义
二、有限理性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实现
三、侦查错案治理的有限理性途径
第二节批判性思维及其训练
一、对侦查论证的审查与评估
二、对侦查因果解释的审查与评估
三、警惕侦查中的启发法和认知偏差的致错风险
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与养成
第三节培育有弹性的组织文化
一、有弹性的组织文化之特征
二、侦查机关如何培育有弹性的组织文化
第四节侦查人员职业压力的缓解
一、侦查人员职业压力的来源
二、减轻侦查人员职业压力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总序
1979-2019,滥觞歌乐、勠力渝北,经过40年的发展,西政刑侦正值壮年,沧桑历尽,前途似海!
巍巍歌乐不仅常怀隽永革命精神,也孕育了无数法学英杰。1979年,经公安部考察论证、教育部审批,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个侦查学本科专业滥觞于此,西政刑侦从此开篇;先后诞生了全国第*个犯罪侦查教研机构、全国第*个侦查学教授、全国第*部侦查学本科教材、全国第*本侦查学术期刊。1984年开始招收全国第*批侦查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99年在侦查学系的基础上组建刑事侦查学院,这是西南政法大学第*个本科学院。2000年在原司法鉴定专门化班基础上成立刑事科学技术专业。2002年增设治安学专业。2003年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侦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警察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开办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同时受*高人民检察院委托,在侦查学专业基础上复办职务犯罪侦查专门化班。2013年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入选重庆市本科“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5年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入选重庆市本科“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治安学专业入选重庆市本科“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7年公安学入选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名单,并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侦查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8年在全国率先开办法学监察调查实验班。2018年侦查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被评为重庆市一流专业。2019年经济犯罪侦查专业被评为重庆市一流专业。
刑事侦查学院作为我国*早开办侦查学本科专业的院系,作为我国首批国家*侦查专业人才培养试验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司法鉴定机构所在院系,自侦查专业开办以来,无论是教学科研水平,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都在我国公安司法理论界、实务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声誉。以侦查学专业为代表的各公安类专业已经成为重庆唯*、西部领 先、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专业。
自开办以来,侦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强调“侦查+技术+法律”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务实创新精神,兼有扎实的法律功底、深邃的侦查思维和娴熟的技术能力。为共和国培养了一大批忠诚、正直、勤奋、务实的卓 越人才。
当前,在西南政法大学创建“双一流”的宏大潮流之下,刑事侦查学院不断推陈出新,在做精做强侦查学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国家战略人才需求,贴合学科发展实际,在全国率先开始国家安全学的学科探索,成为国内首 家挂牌的国家安全学院。刑侦学院已再次扬帆起锚,必将再续辉煌。
点染江山四十年,寸缣不改旧风烟。自周应德、邹明理、陈祥印、胡世澄等前辈以降,一代代的刑侦人为之奋斗的不仅仅是“西政刑侦”这块金字招牌,也是共和国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故鼎新。专业建设四十年,侦查学专业已培养了约12500名毕业生。他们中有副部级以上干部8人,厅局级80余人,教授近100人,副教授300余人。培养了公安部一级英雄模范芦振龙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以杜航伟、刘跃进等为代表的侦查指挥人才及以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志军、公安部审讯专家谭平等为代表的实务专家。当然,还有数以千计的刑侦人在各自战线上为国家的安宁、富强,社会的稳定、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热血、青春和才智。
在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专业创建四十周年之际,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汇聚天下西政刑侦人之学术智慧,推出此学子文库,既是以点滴学术成果为西政侦查学专业创建四十周年献礼,也是向西政刑侦历代前辈们致敬,更是对西政刑侦学院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四十年如指间沙漏,斗转星移,人面桃花,岁岁如新。四十年来不断变化的是学人面孔、理论依托,然而无论是歌乐山下亦或大峡谷畔,未变的是心系天下、聚焦实际的学术作风。西政刑侦征途任重道远,刑侦学子务必勠力同心!
是为序。
编者
2019年重庆宝圣湖

自序
2009年,恰逢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专业成立30周年。我本人在那一年正好博士毕业,我的博士论文《侦查认识原理研究》有幸被纳入30周年纪念文库——“西政刑侦学子文库”。十年后的今天,已是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专业成立40周年,而我的著作再次有幸被纳入纪念文库出版。两次忝居先进著作之列,皆欣逢十年一遇之庆典,又仍以“认知”为研究主题,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本著作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自立项以来,历时近五年。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项目申报时的一些想法在着手研究时却难以实现,研究一度陷入停滞。正当我打算知难而退时,学长马方教授向我提出纪念文库出版的邀请。此邀请让我为之一振:能够两次纳入文库也是一件难得的幸事,何不一鼓作气拿下,也好给项目资助方有个交代。于是,我重新鼓足干劲,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克服困难而成书。
自读硕士研究生时起,我就一直在犯罪侦查与认识论、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里打转。我一直致力于用“认知”解读侦查行为,甚至一度有用“认知”来重构侦查研究的“雄心”。虽然,这个目标很诱人,但是道路却是艰难的。因为,自己在认识论、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几乎为零。更难的是,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这类学科的研究范式与一般的法学研究范式相去甚远,而我对此却一无所知。那么,一切都从头学起吧!
在写博士论文《侦查认识原理研究》(已作为专著出版)时,在朋友的指点和帮助下,我相继恶补了认识论、科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当然,大部分都来不及细嚼慢咽,几乎是囫囵吞枣,但结果还勉强说得过去。在博士论文里,为了研究内容的完整性,我特意用一章讨论了侦查错误的问题,但当时还来不及深入研究。后来,我目睹了媒体披露的刑事错案,深感兹事体大,有必要深入开掘。借着申请研究项目的机会,就又把侦查错误的问题重新拎出来打磨一番。这一次,不能浮光掠影地简单谈论侦查错误,而是要作为专门的主题来深入研究。于是,我又广泛收罗了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许多学科的论文,细细研读。论文读得越多,才越觉得解决这类问题如果缺乏经验研究或实证研究作为支撑证据,是没有说服力的。可是,这种经验研究的操作范式,我也是完全陌生的,而这方面的内容却又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我就硬着头皮,搞了个问卷调查。这就构成了本书第四章的主体内容,在这一章有很多表格,您如果读起来觉得很烦琐,不妨略过,直接跳到该章的“结论与评析”这一节。虽然,这也算勉强完成了一个所谓的经验研究,其间邯郸学步的味道相当浓厚,但是,这也算是本研究的一个可以聊以自慰的地方。因为侦查错案是一个敏感话题,几乎没有侦查员愿意正面聊这个问题,聊自己办的错案,那就更加不可能了。为了降低话题的敏感性,我给问卷“化了下装”——把标题定为“刑事司法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的题项尽量少用“错案”这样的字眼。为了避免正面跟一线侦查人员接触,就用线上调查的方式,这样让他们减少顾虑。结果回收了385份问卷,于是又埋头苦学了一阵子统计数据分析。研究虽然糙了点,但是毕竟跟自己以前的成果有很大的不同了,相对于自己,也算是不小的进步。而且,看了一下同行的研究,好在这样做的人并不多,我算是在赛道上偷跑了几步,偶尔有点窃喜。
其他的内容,都是用认知科学的研究结论来解释侦查中为何会犯错误,铸成侦查错案的认知原因的探索,基本是《侦查认识原理研究》一书设定的研究思路的延续和研究框架的丰富。一方面,对《侦查认识原理研究》一书中的部分结论有所修正;另一方面,对侦查错误乃至错案进行了深入解剖。对侦查错误进行了多角度审视,对侦查人员、证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行为导致侦查错案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让人兴奋的是,研读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A.西蒙和丹尼尔·卡尼曼关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结论,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家ItielE.Dror教授对于司法鉴定心理的贡献,对本研究极 具启发意义。在他们的著作所提供视角的帮助下,一度几乎停滞的研究进程得以加速。将有限理性的思维作为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启发法和认知偏差作为解释侦查错案的概念框架,成为本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本研究构思阶段,苦于找不到统一应对侦查错案的思维方法,总觉得导致侦查错案的原因不胜枚举。总不能每个病各开一个方子吧?得把应对这些原因的东西都统一起来。但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名字来归纳这些方法。碰巧跟张继成教授在食堂就餐时闲聊起批判性思维,自己正好买了一本批判性思维的译著,回来闲翻了几页,这一翻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发愁找不着的那把总钥匙——应对侦查的认知错因的思维方法体系,不就是批判性思维吗?所以,这结局几乎算是圆满了。
然而,还不能圆满。十几年前因为不知深浅闯入了认知的领地,经过一番跌跌撞撞,终于写成了《侦查认识原理研究》和现在的《认知科学视野下的侦查错案研究》。可是,我还打算写下一部著作——《认知科学视野下的司法鉴定错误研究》。这样,我就完成了侦查认知的“三部曲”,我的研究生涯也就几乎全部交给了侦查与认知的跨学科研究。成就说不上,但也可聊以自嘲:“我也算是从一而终了!”
人到中年,*是磨炼人心性的时候。除了工作与家庭的各种大事小事不能含糊,体力与脑力也自感不如从前,没有几分坚忍,可能应付不了。本书写作时,父亲也已重病卧榻快两年,因为住得远,回去探望过几次,但主要是兄长在照料他老人家。老人家听说我在写书,还安慰我说:“你好好写,不要担心我。”这样,一边是对父亲病情的担忧,一边是磕磕绊绊的研究与写作。现在,研究结束了,写作也完成了,回去看望父亲吧!
除了亲情让人难以割舍,还有对来自各方的帮助的不尽谢意:感谢教育部对这一研究项目的资助!感谢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为本书提供了出版的机会!感谢刑事侦查学院的领导对本书出版事宜的关心!感谢恩师任惠华教授及学长马方教授、胡尔贵院长一直以来的帮助!
感谢法律出版社的李群女士、董昱女士及其同事们,她们的专业精神让人钦佩,在酷暑的季节里,为本书的编辑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殊为不易!





X27eGjZ8aH.jpg





K8YChtXEzm.jpg


好评度
100%
  • 全部评价
  • 晒图
  • 追评
  • 好评
  • 中评
  • 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