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长推荐
-
¥143.00
-
¥78.00
-
¥55.00
-
¥69.00
-
¥80.00
-
¥42.00
- 热销商品
- 热门关注
-
热销:332 册
¥140.00
-
热销:279 册
¥37.00
-
热销:165 册
¥53.00
-
热销:150 册
¥67.00
-
热销:114 册
¥60.00
-
热销:112 册
¥100.90
-
热销:110 册
¥45.00
-
热销:107 册
¥65.00
-
热销:80 册
¥40.00
-
热销:75 册
¥123.00
-
热销:74 册
¥50.00
-
热销:72 册
¥79.00
-
1 人关注
¥34.20
-
1 人关注
¥79.93
-
1 人关注
¥69.00
-
1 人关注
¥135.36
-
1 人关注
¥28.80
-
1 人关注
¥462.00
-
1 人关注
¥26.00
-
0 人关注
¥123.00
-
0 人关注
¥150.00
-
0 人关注
¥43.20
-
0 人关注
¥70.00
-
0 人关注
¥58.00
- 商品介绍
- 商品评价 (1)
- 商品编号 001004487
- 品牌 弘德网
本店支持德先用,本店欢迎德全购,本店支持弘德e卡支付,本店积分抵扣最高10%!图书店根据库房书籍保有量,按当天15:00前下单计算,发货时间1-5工作日不等。图书我国为0税点商品,以免发票邮寄中遗失,如需发票请申请电子发票,发票在发货后1~3个工作日内可在我的订单-订单详情-发票下载中自助下载。基础运费10-15元,部分地区12-19元,续件运费每本3元,下单后找客服WX13811904765改价!满1000元自动免运费。
内容简介
《物证技术学简明教程》由物证技术学概论、痕迹鉴定、文书鉴定、微量物检验概论和物证图像检验概论5个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开篇部分为物证技术学概论,主要包括物证技术学的概念、科学基础以及检验鉴定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痕迹学,主要包括手印学、足迹学、工具痕迹学、枪弹痕迹学、车辆痕迹学以及其他痕迹的痕迹采集、特征观察、检验鉴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三部分为文书鉴定,包括笔迹、印刷文书、污损文件检验和文书制成时间检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四部分为微量物检验概论;第五部分为物证图像处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编写过程中,除参考国内外一些指定的参考文献外,还融括了作者多年育救、科研、办案实践经验,力求内容新颖、概念明确、定义严谨、技术鉴定要点规范、语言通俗易懂,以期达到物证鉴定实验的基本要求。
本书主要适用于法学专业学生与政法工作者学习、参考,也可用作案件现场勘查、物证鉴定人员学习、参考使用,还可作为司法鉴定人员岗前培训学习教材。
本书主要适用于法学专业学生与政法工作者学习、参考,也可用作案件现场勘查、物证鉴定人员学习、参考使用,还可作为司法鉴定人员岗前培训学习教材。
作者简介
敖日其冷,曾用笔名敖琪,1964年生,蒙古族,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公安部《刑事技术》杂志编委、美国纽海文大学李昌钰法科学研究所(Henry Lee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 University of New Haven)高 级研究学者。主要从事公安学、公安技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多起疑难案件痕迹物证鉴定工作。
编著《痕迹司法鉴定》等3部著作,在Scripta Materiala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Forenstic 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物理学报》等中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8篇、EI检索7篇。主持研究公安部重点科研课题“基于弹塑性材料变形痕迹3D信息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和公安部应用创新科研项目“机动车制造号码显现技术研究”“机械锁具开锁痕迹形成时间次序的研究”等,参与、承担、主持制定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共安全领域项目“痕迹检验名词术语锁具痕迹部分”、司法部司法鉴定技术规范项目“道路交通事故车辆痕迹鉴定通用程序”等。
曾获公安部科研成果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
编著《痕迹司法鉴定》等3部著作,在Scripta Materiala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Forenstic 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物理学报》等中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8篇、EI检索7篇。主持研究公安部重点科研课题“基于弹塑性材料变形痕迹3D信息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和公安部应用创新科研项目“机动车制造号码显现技术研究”“机械锁具开锁痕迹形成时间次序的研究”等,参与、承担、主持制定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共安全领域项目“痕迹检验名词术语锁具痕迹部分”、司法部司法鉴定技术规范项目“道路交通事故车辆痕迹鉴定通用程序”等。
曾获公安部科研成果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
目录
目录
第 一部分物证技术学概论
第 一章绪论
第 一节物证技术学
一、物证与物证鉴定
二、物证技术学
三、物证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四、物证技术学的体系
五、物证技术学的任务
第二节物证技术学的科学基础
一、物证技术学的哲学基础
二、物证技术学的法学基础
三、物证技术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四、物质交换原理
五、同一认定方法与种属鉴别
第三节物证技术鉴定
一、物证技术鉴定的任务和种类
二、物证技术鉴定的主体
三、物证技术鉴定的程序和步骤
思考题
第二部分痕 迹 鉴 定
第二章痕迹鉴定概论
第 一节痕迹及其形成
一、痕迹
二、痕迹的形成
三、痕迹的种类
第二节现场痕迹的勘验
一、寻找现场痕迹
二、发现犯罪痕迹
三、痕迹提取
四、发现、提取痕迹中的微量物质
五、寻找、发现痕迹的原则
六、痕迹的固定
七、记录现场痕迹
第三节痕迹的鉴定
一、痕迹鉴定内涵
二、痕迹鉴定依据
三、痕迹鉴定程序
四、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运用
五、审查鉴定意见同其他证据的关系
第三章手印鉴定
第 一节人体手的形态结构
一、手的外形结构形态
二、手的皮肤组织特性
第二节手纹
一、手纹及其种类
二、手纹的特点
三、手纹的形态
四、指头乳突花纹
五、指节乳突花纹
六、手掌的乳突花纹
第三节手印的形成和种类
一、手印的形成
二、手印的种类
第四节现场手印的勘验
一、寻找确定嫌疑人手印
二、显现潜在手印的常规方法
第五节手印的分析
一、分析现场手印
二、分析左、右手遗 留的手印
三、分析、判断各指印痕
第六节样本手印的收取
一、样本手印
二、样本手印的种类
三、样本手印的采取方法
第七节手印鉴定
一、受理鉴定
二、初步检验
三、分别检验
四、比对检验
五、综合评断
第八节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结构及功能
二、指纹系统的网络化
思考题
附录:鉴定书范例
第四章足迹鉴定
第 一节足迹鉴定概述
一、足迹
二、足迹的特点
三、足迹的形成和种类
四、足迹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五、足迹鉴定的任务与作用
第二节赤足足迹
一、赤足解剖结构
二、赤足足迹结构特征
三、足底肤纹特征
四、其他特征
第三节穿鞋袜足迹
一、鞋的种类与结构
二、鞋型特征
三、鞋底结构形态特征
四、穿袜足迹
第四节人体行走运动与步法特征
一、人体行走运动
二、行走动力定型
三、步法特征
第五节现场足迹勘验
一、寻找确定现场足迹
二、现场足迹的提取
三、样本足迹的搜集
四、现场足迹的记录
五、寻迹追踪
第六节足迹鉴定
一、受理鉴定
二、初步检验
三、深入检验
四、综合评断作出鉴定意见
五、制作足迹鉴定书
第七节足迹分析
一、足迹分析的内容
二、足迹分析的步骤
三、分析鞋子种类
四、分析人身特点
思考题
第五章工具痕迹鉴定
第 一节工具痕迹概述
一、工具
二、工具痕迹
三、工具痕迹检验鉴定
第二节工具痕迹形成
一、工具痕迹形成要素
二、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
三、工具痕迹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工具痕迹形态
一、线形痕迹结构及特征
二、凹形痕迹结构及特征
第四节典型工具痕迹
一、撬压痕迹
二、打击痕迹
三、钳剪痕迹
四、刺切痕迹
五、割削痕迹
第五节现场工具痕迹的勘验
一、寻找、确定现场工具痕迹
二、工具痕迹的提取和固定
三、工具痕迹的包装和运送
四、工具痕迹的分析
第六节工具痕迹鉴定
一、受理鉴定
二、分别检验
三、比较检验
四、综合评断
五、制作工具痕迹鉴定书
思考题
附录:鉴定书范例1
鉴定书范例2
第六章枪弹痕迹鉴定
第 一节枪弹痕迹鉴定概述
一、枪弹痕迹鉴定的概念
二、枪弹痕迹鉴定的目的与内容
三、枪弹痕迹鉴定的任务与作用
第二节枪支和枪弹
一、枪支
二、枪支的结构
三、枪弹
第三节射击弹头、弹壳痕迹
一、枪弹发射的过程
二、射击弹头上的痕迹
三、射击弹壳上的痕迹
四、射击残留物
第四节枪弹痕迹勘验
一、搜寻、提取现场弹头
二、寻找、提取现场弹壳
三、搜寻、提取嫌疑发射枪支
四、射击残留物的发现和提取
第五节枪击案件现场分析
一、弹孔分析
二、射击分析
第六节枪弹痕迹鉴定
一、受理鉴定
二、区分发射枪支种类
三、认定发射枪支
思考题
第七章车辆痕迹鉴定
第 一节车辆轮胎痕迹
一、车辆轮胎
二、轮胎花纹形态特征
三、轮胎胎面磨损特征
四、轮胎滚动痕迹特征
五、轮胎痕迹的勘验
六、轮胎痕迹的分析
七、轮胎痕迹鉴定
第二节车体痕迹鉴定
一、车体痕迹
二、车体痕迹的勘验
三、车体痕迹的勘验要求
四、车体痕迹的分析
五、车体痕迹鉴定
六、车辆唯 一性检验
思考题
第八章其他痕迹鉴定
第 一节人体牙齿痕迹鉴定
一、牙齿的生理结构
二、牙齿痕迹的形成及特征
三、牙齿痕迹的提取与鉴定
第二节纺织物痕迹
一、纺织物的组织结构和加工特征
二、纺织物痕迹的形成与特征
三、纺织物痕迹的勘查与鉴定
第三节玻璃破碎痕迹
一、玻璃的性质与破碎原理
二、玻璃破碎裂纹特征
三、玻璃破碎痕迹的勘查与分析
第四节整体分离痕迹
一、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与结构特征
二、整体分离痕迹的勘查与鉴定
第五节锁具痕迹鉴定
一、弹子锁的结构
二、弹子锁的开启原理
三、锁具痕迹
四、现场锁痕的勘查与检验
思考题
第三部分文 书 鉴 定
第九章文书鉴定导论
第 一节文书物证
一、文书与文书物证
二、文书物证种类
第二节文书鉴定
一、文书鉴定的概念
二、文书鉴定的对象
三、文书鉴定的任务
四、文书鉴定的作用
五、文书物证的技术鉴定类型
第三节文书鉴定基本方法
一、形态观测方法
二、物理检验方法
三、化学检验方法
四、仪器分析方法
五、测量统计方法
六、种属鉴别与同一认定方法
七、系统鉴定方法
思考题
第十章笔迹鉴定
第 一节笔迹鉴定概述
一、笔迹的概念
二、笔迹种类
三、笔迹形成
四、笔迹鉴定及其任务
第二节笔迹鉴定的科学依据
一、笔迹特征的客观反映性
二、笔迹特征的自身同一性
三、笔迹特征的总体特殊性
第三节笔迹特征
一、概貌特征
二、整体布局特征
三、写法特征
四、错别字特征
五、搭配比例特征
六、笔顺特征
七、运笔特征
八、笔痕特征
九、符号、阿拉伯数字特征
十、笔迹的特性与运用
第四节笔迹鉴定的基本方法
一、笔迹形成分析法
二、笔迹特征选择法
三、笔迹特征比较法
四、综合评断作出鉴定意见
第五节形体变化笔迹鉴定
一、形体变化笔迹
二、书写速度变化笔迹的鉴定
三、字体变化笔迹的鉴定
第六节书写条件变化笔迹鉴定
一、书写条件变化笔迹
二、内部条件变化笔迹
三、外部条件变化笔迹
第七节随意伪装笔迹鉴定
一、随意伪装笔迹
二、降低书写水平的笔迹
三、改变字的正常形态的笔迹
四、破坏字的结构的笔迹
五、改变笔形的笔迹
六、改变用笔方式的笔迹鉴定
七、随意伪装笔迹鉴定的要点
第八节左手伪装笔迹鉴定
一、左手书写的生理机制
二、左手伪装笔迹的特点
三、左手伪装笔迹的变化规律
四、左手伪装笔迹鉴定的要点
第九节摹仿笔迹鉴定
一、摹仿笔迹的种类和特点
二、摹仿笔迹变化的一般规律
三、摹仿笔迹的识别
四、摹仿笔迹鉴定的要点
第十节签名笔迹鉴定
一、签名的种类和特点
二、签名造假的手段及特点
三、签名笔迹鉴定要点
思考题
第十一章印刷文书鉴定
第 一节印刷文书鉴定概述
一、印刷与印刷文书
二、印刷文书鉴定的概念
三、印刷文书鉴定的任务
第二节文书印刷方法鉴别
一、凸版印刷方法鉴别
二、平版印刷方法鉴别
三、凹版印刷方法鉴别
四、孔版印刷方法鉴别
五、图像的照相复制印刷方法鉴别
六、电子打字机打印方法鉴别
七、静电复印机复印文书鉴别方法
八、传真文书鉴别方法
第三节货币和票证鉴定
一、货币鉴定
二、票证鉴定
第四节印章印文鉴定
一、印章印文的种类
二、印章印文的特征
三、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及特点
四、印章、印文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第五节书写、印刷机具鉴别
一、书写、印刷机具及其种类
二、书写工具的种类认定
三、印刷工具的鉴别
第六节印刷品来源鉴别
一、同版印刷品的鉴别
二、同版同期印刷品鉴别
思考题
第十二章污损文书鉴定
第 一节污损文书鉴定概述
一、污损文书及其种类
二、污损文书鉴定
第二节污损文书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一、可见光鉴定
二、不可见光鉴定
三、荧光鉴定
四、显微鉴定
五、化学鉴定
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第三节变造文书鉴定
一、擦刮文书鉴定
二、添改文书鉴定
三、消退文书鉴定
四、拼补文书鉴定
五、换页文书鉴定
第四节模糊记载字迹的辨读
一、模糊记载字迹
二、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
三、压痕字迹的辨读
四、褪色字迹的显现
第五节损坏文书鉴定
一、损坏文书
二、断离文书的整复
三、断离文书的整复方法
四、烧毁文书鉴定
第六节人为老化文书鉴定
一、人为老化文书
二、人为老化文书的表观特征及变化规律
三、人为老化文书的鉴定方法
思考题
第十三章文书制成时间鉴定
第 一节文书制成时间鉴定概述
一、文书制成时间与鉴定
二、文书制成时间鉴定的内容
三、文书制成时间鉴定的客观依据
四、文书制成时间鉴定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文书制成时间鉴定的常用方法
一、文书特征鉴定基本方法
二、物理化学方法
第三节字迹书写、打印时间的鉴定
一、外观鉴定
二、硫酸盐扩散程度测定
三、溶解与转移能力测定
四、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测定
五、热分析法
第四节印文盖印时间的鉴定
一、印文印泥变化特性
二、印文可变性印迹特征判断印文盖印时间
三、一次性连续盖印的判定
四、印文色料判断印文盖印时间
第五节朱墨时序鉴定
一、朱墨时序与鉴定
二、朱墨时序鉴定方法
三、影响朱墨时序鉴定的因素
四、互溶色料朱墨时序的鉴定
思考题
第四部分微量物检验
第十四章微量物检验概述
第 一节微量物概述
一、微量物种类
二、微量物的特点
三、微量物的作用
第二节微量物的发现与采取
一、微量物证的发现与采取
二、毒物毒品的发现与采取
三、毒品物证的发现与采取
第三节微量物的包装与送检
一、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的包装与保存
二、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的送检
第四节微量物检验基本程序
一、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的鉴定人
二、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检验的种类与方法
三、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的检验程序
第五节微量物检验的发展趋势
一、建立无损检验及微区分析方法
二、建立高灵敏度的综合分析方法
三、建立微量物证的动态分析方法
四、建立微量物证数据库和样品库
五、建立微量物证检验的标准化方法
思考题
第五部分物证图像技术概论
第十五章物证图像获取
第 一节现场摄影与摄像
一、现场摄影与摄像的设备与器材
二、现场摄影与摄像的内容
三、现场摄影的技术方法
四、现场照片的制作
五、现场录像片的制作
第二节物证摄影
一、可见光物证检验摄影
二、红外线与紫外线物证检验摄影
第三节数字图像处理
一、数字图像输入
二、数字图像处理
三、数字图像输出
第十六章视听资料检验概述
一、图像资料检验
二、视听资料同一认定和整体性检验
三、计算机存储资料的检验
思考题
参考书目
第 一部分物证技术学概论
第 一章绪论
第 一节物证技术学
一、物证与物证鉴定
二、物证技术学
三、物证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四、物证技术学的体系
五、物证技术学的任务
第二节物证技术学的科学基础
一、物证技术学的哲学基础
二、物证技术学的法学基础
三、物证技术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四、物质交换原理
五、同一认定方法与种属鉴别
第三节物证技术鉴定
一、物证技术鉴定的任务和种类
二、物证技术鉴定的主体
三、物证技术鉴定的程序和步骤
思考题
第二部分痕 迹 鉴 定
第二章痕迹鉴定概论
第 一节痕迹及其形成
一、痕迹
二、痕迹的形成
三、痕迹的种类
第二节现场痕迹的勘验
一、寻找现场痕迹
二、发现犯罪痕迹
三、痕迹提取
四、发现、提取痕迹中的微量物质
五、寻找、发现痕迹的原则
六、痕迹的固定
七、记录现场痕迹
第三节痕迹的鉴定
一、痕迹鉴定内涵
二、痕迹鉴定依据
三、痕迹鉴定程序
四、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运用
五、审查鉴定意见同其他证据的关系
第三章手印鉴定
第 一节人体手的形态结构
一、手的外形结构形态
二、手的皮肤组织特性
第二节手纹
一、手纹及其种类
二、手纹的特点
三、手纹的形态
四、指头乳突花纹
五、指节乳突花纹
六、手掌的乳突花纹
第三节手印的形成和种类
一、手印的形成
二、手印的种类
第四节现场手印的勘验
一、寻找确定嫌疑人手印
二、显现潜在手印的常规方法
第五节手印的分析
一、分析现场手印
二、分析左、右手遗 留的手印
三、分析、判断各指印痕
第六节样本手印的收取
一、样本手印
二、样本手印的种类
三、样本手印的采取方法
第七节手印鉴定
一、受理鉴定
二、初步检验
三、分别检验
四、比对检验
五、综合评断
第八节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结构及功能
二、指纹系统的网络化
思考题
附录:鉴定书范例
第四章足迹鉴定
第 一节足迹鉴定概述
一、足迹
二、足迹的特点
三、足迹的形成和种类
四、足迹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五、足迹鉴定的任务与作用
第二节赤足足迹
一、赤足解剖结构
二、赤足足迹结构特征
三、足底肤纹特征
四、其他特征
第三节穿鞋袜足迹
一、鞋的种类与结构
二、鞋型特征
三、鞋底结构形态特征
四、穿袜足迹
第四节人体行走运动与步法特征
一、人体行走运动
二、行走动力定型
三、步法特征
第五节现场足迹勘验
一、寻找确定现场足迹
二、现场足迹的提取
三、样本足迹的搜集
四、现场足迹的记录
五、寻迹追踪
第六节足迹鉴定
一、受理鉴定
二、初步检验
三、深入检验
四、综合评断作出鉴定意见
五、制作足迹鉴定书
第七节足迹分析
一、足迹分析的内容
二、足迹分析的步骤
三、分析鞋子种类
四、分析人身特点
思考题
第五章工具痕迹鉴定
第 一节工具痕迹概述
一、工具
二、工具痕迹
三、工具痕迹检验鉴定
第二节工具痕迹形成
一、工具痕迹形成要素
二、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
三、工具痕迹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工具痕迹形态
一、线形痕迹结构及特征
二、凹形痕迹结构及特征
第四节典型工具痕迹
一、撬压痕迹
二、打击痕迹
三、钳剪痕迹
四、刺切痕迹
五、割削痕迹
第五节现场工具痕迹的勘验
一、寻找、确定现场工具痕迹
二、工具痕迹的提取和固定
三、工具痕迹的包装和运送
四、工具痕迹的分析
第六节工具痕迹鉴定
一、受理鉴定
二、分别检验
三、比较检验
四、综合评断
五、制作工具痕迹鉴定书
思考题
附录:鉴定书范例1
鉴定书范例2
第六章枪弹痕迹鉴定
第 一节枪弹痕迹鉴定概述
一、枪弹痕迹鉴定的概念
二、枪弹痕迹鉴定的目的与内容
三、枪弹痕迹鉴定的任务与作用
第二节枪支和枪弹
一、枪支
二、枪支的结构
三、枪弹
第三节射击弹头、弹壳痕迹
一、枪弹发射的过程
二、射击弹头上的痕迹
三、射击弹壳上的痕迹
四、射击残留物
第四节枪弹痕迹勘验
一、搜寻、提取现场弹头
二、寻找、提取现场弹壳
三、搜寻、提取嫌疑发射枪支
四、射击残留物的发现和提取
第五节枪击案件现场分析
一、弹孔分析
二、射击分析
第六节枪弹痕迹鉴定
一、受理鉴定
二、区分发射枪支种类
三、认定发射枪支
思考题
第七章车辆痕迹鉴定
第 一节车辆轮胎痕迹
一、车辆轮胎
二、轮胎花纹形态特征
三、轮胎胎面磨损特征
四、轮胎滚动痕迹特征
五、轮胎痕迹的勘验
六、轮胎痕迹的分析
七、轮胎痕迹鉴定
第二节车体痕迹鉴定
一、车体痕迹
二、车体痕迹的勘验
三、车体痕迹的勘验要求
四、车体痕迹的分析
五、车体痕迹鉴定
六、车辆唯 一性检验
思考题
第八章其他痕迹鉴定
第 一节人体牙齿痕迹鉴定
一、牙齿的生理结构
二、牙齿痕迹的形成及特征
三、牙齿痕迹的提取与鉴定
第二节纺织物痕迹
一、纺织物的组织结构和加工特征
二、纺织物痕迹的形成与特征
三、纺织物痕迹的勘查与鉴定
第三节玻璃破碎痕迹
一、玻璃的性质与破碎原理
二、玻璃破碎裂纹特征
三、玻璃破碎痕迹的勘查与分析
第四节整体分离痕迹
一、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与结构特征
二、整体分离痕迹的勘查与鉴定
第五节锁具痕迹鉴定
一、弹子锁的结构
二、弹子锁的开启原理
三、锁具痕迹
四、现场锁痕的勘查与检验
思考题
第三部分文 书 鉴 定
第九章文书鉴定导论
第 一节文书物证
一、文书与文书物证
二、文书物证种类
第二节文书鉴定
一、文书鉴定的概念
二、文书鉴定的对象
三、文书鉴定的任务
四、文书鉴定的作用
五、文书物证的技术鉴定类型
第三节文书鉴定基本方法
一、形态观测方法
二、物理检验方法
三、化学检验方法
四、仪器分析方法
五、测量统计方法
六、种属鉴别与同一认定方法
七、系统鉴定方法
思考题
第十章笔迹鉴定
第 一节笔迹鉴定概述
一、笔迹的概念
二、笔迹种类
三、笔迹形成
四、笔迹鉴定及其任务
第二节笔迹鉴定的科学依据
一、笔迹特征的客观反映性
二、笔迹特征的自身同一性
三、笔迹特征的总体特殊性
第三节笔迹特征
一、概貌特征
二、整体布局特征
三、写法特征
四、错别字特征
五、搭配比例特征
六、笔顺特征
七、运笔特征
八、笔痕特征
九、符号、阿拉伯数字特征
十、笔迹的特性与运用
第四节笔迹鉴定的基本方法
一、笔迹形成分析法
二、笔迹特征选择法
三、笔迹特征比较法
四、综合评断作出鉴定意见
第五节形体变化笔迹鉴定
一、形体变化笔迹
二、书写速度变化笔迹的鉴定
三、字体变化笔迹的鉴定
第六节书写条件变化笔迹鉴定
一、书写条件变化笔迹
二、内部条件变化笔迹
三、外部条件变化笔迹
第七节随意伪装笔迹鉴定
一、随意伪装笔迹
二、降低书写水平的笔迹
三、改变字的正常形态的笔迹
四、破坏字的结构的笔迹
五、改变笔形的笔迹
六、改变用笔方式的笔迹鉴定
七、随意伪装笔迹鉴定的要点
第八节左手伪装笔迹鉴定
一、左手书写的生理机制
二、左手伪装笔迹的特点
三、左手伪装笔迹的变化规律
四、左手伪装笔迹鉴定的要点
第九节摹仿笔迹鉴定
一、摹仿笔迹的种类和特点
二、摹仿笔迹变化的一般规律
三、摹仿笔迹的识别
四、摹仿笔迹鉴定的要点
第十节签名笔迹鉴定
一、签名的种类和特点
二、签名造假的手段及特点
三、签名笔迹鉴定要点
思考题
第十一章印刷文书鉴定
第 一节印刷文书鉴定概述
一、印刷与印刷文书
二、印刷文书鉴定的概念
三、印刷文书鉴定的任务
第二节文书印刷方法鉴别
一、凸版印刷方法鉴别
二、平版印刷方法鉴别
三、凹版印刷方法鉴别
四、孔版印刷方法鉴别
五、图像的照相复制印刷方法鉴别
六、电子打字机打印方法鉴别
七、静电复印机复印文书鉴别方法
八、传真文书鉴别方法
第三节货币和票证鉴定
一、货币鉴定
二、票证鉴定
第四节印章印文鉴定
一、印章印文的种类
二、印章印文的特征
三、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及特点
四、印章、印文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第五节书写、印刷机具鉴别
一、书写、印刷机具及其种类
二、书写工具的种类认定
三、印刷工具的鉴别
第六节印刷品来源鉴别
一、同版印刷品的鉴别
二、同版同期印刷品鉴别
思考题
第十二章污损文书鉴定
第 一节污损文书鉴定概述
一、污损文书及其种类
二、污损文书鉴定
第二节污损文书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一、可见光鉴定
二、不可见光鉴定
三、荧光鉴定
四、显微鉴定
五、化学鉴定
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第三节变造文书鉴定
一、擦刮文书鉴定
二、添改文书鉴定
三、消退文书鉴定
四、拼补文书鉴定
五、换页文书鉴定
第四节模糊记载字迹的辨读
一、模糊记载字迹
二、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
三、压痕字迹的辨读
四、褪色字迹的显现
第五节损坏文书鉴定
一、损坏文书
二、断离文书的整复
三、断离文书的整复方法
四、烧毁文书鉴定
第六节人为老化文书鉴定
一、人为老化文书
二、人为老化文书的表观特征及变化规律
三、人为老化文书的鉴定方法
思考题
第十三章文书制成时间鉴定
第 一节文书制成时间鉴定概述
一、文书制成时间与鉴定
二、文书制成时间鉴定的内容
三、文书制成时间鉴定的客观依据
四、文书制成时间鉴定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文书制成时间鉴定的常用方法
一、文书特征鉴定基本方法
二、物理化学方法
第三节字迹书写、打印时间的鉴定
一、外观鉴定
二、硫酸盐扩散程度测定
三、溶解与转移能力测定
四、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测定
五、热分析法
第四节印文盖印时间的鉴定
一、印文印泥变化特性
二、印文可变性印迹特征判断印文盖印时间
三、一次性连续盖印的判定
四、印文色料判断印文盖印时间
第五节朱墨时序鉴定
一、朱墨时序与鉴定
二、朱墨时序鉴定方法
三、影响朱墨时序鉴定的因素
四、互溶色料朱墨时序的鉴定
思考题
第四部分微量物检验
第十四章微量物检验概述
第 一节微量物概述
一、微量物种类
二、微量物的特点
三、微量物的作用
第二节微量物的发现与采取
一、微量物证的发现与采取
二、毒物毒品的发现与采取
三、毒品物证的发现与采取
第三节微量物的包装与送检
一、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的包装与保存
二、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的送检
第四节微量物检验基本程序
一、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的鉴定人
二、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检验的种类与方法
三、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物证的检验程序
第五节微量物检验的发展趋势
一、建立无损检验及微区分析方法
二、建立高灵敏度的综合分析方法
三、建立微量物证的动态分析方法
四、建立微量物证数据库和样品库
五、建立微量物证检验的标准化方法
思考题
第五部分物证图像技术概论
第十五章物证图像获取
第 一节现场摄影与摄像
一、现场摄影与摄像的设备与器材
二、现场摄影与摄像的内容
三、现场摄影的技术方法
四、现场照片的制作
五、现场录像片的制作
第二节物证摄影
一、可见光物证检验摄影
二、红外线与紫外线物证检验摄影
第三节数字图像处理
一、数字图像输入
二、数字图像处理
三、数字图像输出
第十六章视听资料检验概述
一、图像资料检验
二、视听资料同一认定和整体性检验
三、计算机存储资料的检验
思考题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物证技术学简明教程》:
④犯罪嫌疑人故意伪装形成的差异。在根据人的行为习惯进行同一认定时,有时会因犯罪嫌疑人故意伪装而使痕迹呈现许多假象,因而与其平时的习惯特征不同。对此类差异,应针对具体的伪装手段,运用伪装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在必要或可能时通过嫌疑人制作实验样本,再进行比较、验证。
⑤痕迹显现、提取中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如刷显手印,因粉末不匀使局部纹线连接或间断;用摄影手段提取痕迹,可因配光、曝光失当,使微细、浅淡的迹象反映不清或将犯罪痕迹与无关的痕迹混淆等。对此类差异应结合显现、提取方法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或通过复查现场、勘验原件加以验证。
经过上述分析、验证,如果差异点不符合以上变化规律,或采用上述验证手段不能证实其属于非本质差异,则很可能是本质差异,必要时还可通过与符合点的综合权衡作最后确认。
(2)符合点评断
对于比较检验中发现的符合点,要从其稳定性与特殊性两方面进行评断。首先根据现场痕迹和样本痕迹中相同特征的形态、位置、清晰度及多个痕迹中的再现率,确定特征的稳定性。其次再分析各符合特征的质量或价值。符合有本质符合和非本质符合两种。
……
④犯罪嫌疑人故意伪装形成的差异。在根据人的行为习惯进行同一认定时,有时会因犯罪嫌疑人故意伪装而使痕迹呈现许多假象,因而与其平时的习惯特征不同。对此类差异,应针对具体的伪装手段,运用伪装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在必要或可能时通过嫌疑人制作实验样本,再进行比较、验证。
⑤痕迹显现、提取中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如刷显手印,因粉末不匀使局部纹线连接或间断;用摄影手段提取痕迹,可因配光、曝光失当,使微细、浅淡的迹象反映不清或将犯罪痕迹与无关的痕迹混淆等。对此类差异应结合显现、提取方法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或通过复查现场、勘验原件加以验证。
经过上述分析、验证,如果差异点不符合以上变化规律,或采用上述验证手段不能证实其属于非本质差异,则很可能是本质差异,必要时还可通过与符合点的综合权衡作最后确认。
(2)符合点评断
对于比较检验中发现的符合点,要从其稳定性与特殊性两方面进行评断。首先根据现场痕迹和样本痕迹中相同特征的形态、位置、清晰度及多个痕迹中的再现率,确定特征的稳定性。其次再分析各符合特征的质量或价值。符合有本质符合和非本质符合两种。
……
前言/序言
总序
公共安全,是一个社会的柱石。维护公共安全,是社会管理*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既需要相关国家机关的专门性工作,也需要民众积极参与。周恩来总理曾经指出“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切实发挥公共安全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强公安学的理论研究,丰富公安学的学术成果,打造法治公安,是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一环。
公安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相关内容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就相涉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研究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之行为规律;就自然科学而言,主要涉及各种侦查、检验等的技术手段。应该说,公安学近年来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11年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公安工作快速发展和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增列公安学为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306),公安学的学科建设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虽然,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安学包含的二级学科内容并没有*终确定,但学界普遍认同它应当包括犯罪学、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禁毒学等二级学科内容。
当前,我国各政法院校和公安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公安学学科建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已建立起较为完整且成体系的公安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体系也基本建立起来。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院校,也已在现有公安类专业的基础上,积极筹建公安学一级学科。各省所属的公安院校也都积极开展本科层面的公安学教育,同时开始培育公安学学科建设。这是公安类专业高等教育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公安学各专业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公安类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的单位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公安类专业办学层次和水平*高的单位。自1984年起,华政已开展犯罪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国内较早开展公安类研究生教育的政法院校。其后,在刑法学专业中,设置犯罪学、青少年犯罪方向,进一步推进公安学专业理论研究。1996年诉讼法专业中增设刑事侦查专业方向获得批准,2002年在诉讼法专业中设司法鉴定方向。随即,开始招收犯罪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司法鉴定专业博士研究生。 由此,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在公安学建设中发挥长期积累的学科优势,整合侦查学、治安学、边防管理等专业力量,并依托司法鉴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等学科作为公安学的重要支撑,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为了迎接公安学确立为一级学科后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和资源,进一步夯实、建设、发展公安学学科,我们计划出版一套《公安学文库》,第*批书目有《侦查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侦查实务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犯罪侦查》《刑事专案侦查》《传统侦查制度现代转型》《证据调查学》《犯罪现场勘查技术研究》《侦查学案解》《特大城市地铁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网络犯罪侦查技术》等数十部专著、教材,力争使公安学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优势领域,成为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鲜明的国际化、开放性特色并处于领 先水平的公安学学科。
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长以及责任编辑为本文库的策划、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和发展规划处为本文库的推出进行了指导,司法鉴定中心为本文库的出版提供了经费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当然,对著述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将全部由我们负责。敬请各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再版时予以改正。
何勤华 杜志淳 杨正鸣
于华东政法大学
2016年5月16日
公共安全,是一个社会的柱石。维护公共安全,是社会管理*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既需要相关国家机关的专门性工作,也需要民众积极参与。周恩来总理曾经指出“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切实发挥公共安全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强公安学的理论研究,丰富公安学的学术成果,打造法治公安,是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一环。
公安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相关内容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就相涉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研究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之行为规律;就自然科学而言,主要涉及各种侦查、检验等的技术手段。应该说,公安学近年来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11年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公安工作快速发展和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增列公安学为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306),公安学的学科建设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虽然,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安学包含的二级学科内容并没有*终确定,但学界普遍认同它应当包括犯罪学、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禁毒学等二级学科内容。
当前,我国各政法院校和公安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公安学学科建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已建立起较为完整且成体系的公安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体系也基本建立起来。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院校,也已在现有公安类专业的基础上,积极筹建公安学一级学科。各省所属的公安院校也都积极开展本科层面的公安学教育,同时开始培育公安学学科建设。这是公安类专业高等教育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公安学各专业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公安类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的单位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公安类专业办学层次和水平*高的单位。自1984年起,华政已开展犯罪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国内较早开展公安类研究生教育的政法院校。其后,在刑法学专业中,设置犯罪学、青少年犯罪方向,进一步推进公安学专业理论研究。1996年诉讼法专业中增设刑事侦查专业方向获得批准,2002年在诉讼法专业中设司法鉴定方向。随即,开始招收犯罪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司法鉴定专业博士研究生。 由此,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在公安学建设中发挥长期积累的学科优势,整合侦查学、治安学、边防管理等专业力量,并依托司法鉴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等学科作为公安学的重要支撑,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为了迎接公安学确立为一级学科后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和资源,进一步夯实、建设、发展公安学学科,我们计划出版一套《公安学文库》,第*批书目有《侦查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侦查实务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犯罪侦查》《刑事专案侦查》《传统侦查制度现代转型》《证据调查学》《犯罪现场勘查技术研究》《侦查学案解》《特大城市地铁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网络犯罪侦查技术》等数十部专著、教材,力争使公安学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优势领域,成为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鲜明的国际化、开放性特色并处于领 先水平的公安学学科。
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长以及责任编辑为本文库的策划、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和发展规划处为本文库的推出进行了指导,司法鉴定中心为本文库的出版提供了经费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当然,对著述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将全部由我们负责。敬请各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再版时予以改正。
何勤华 杜志淳 杨正鸣
于华东政法大学
2016年5月16日
好评度
100%
- 全部评价
- 晒图
- 追评
- 好评
- 中评
- 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