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9”——战争中的美军军犬

“K-9”——战争中的美军军犬

2021-12-24 15:39:46

自20世纪90年代末科索沃战争开始,有关美军战场的报道总会出现军犬的身影。进入21世纪,美军两次针对恐怖组织头目的擒杀行动更是让军犬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2011年5月1日晚,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被美国军方击毙。执行擒杀拉登任务的美军人员中,除了25名精英突击队员外,最受人瞩目的就是那名特殊的“战士”——军犬。与之相似,2019年10月,在美军击毙IS(伊拉克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的军事行动中,军犬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参与此次行动的马里努阿军犬“柯南”甚至受到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邀请,到白宫接受嘉奖。军犬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价值,再一次获得全世界的关注。

虽然美军在战场上使用军犬的历史非常悠久,但美军对军犬重要性的认可以及军犬在军队内地位的确立却并非一蹴而就。本文通过梳理美军近现代几次主要战争中军犬的运用情况,以及几次战争过程中军犬招募、训练体系与军犬承担的主要职责、功能的流变,希望为建设我军先进一流的军犬专业提供有益经验。


1.jpg


世纪大战之前

历史上美国人首次使用军犬发生于19世纪30至40年代之间的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当时军队使用侦探猎犬协助追踪印第安人和佛罗里达州及路易斯安那州的逃亡奴隶。

到了美国内战时期,犬在战场上主要承担信使、警卫等职责。当时,无论联邦一方还是邦联一方对犬的使用都没有官方规定,许多犬是士兵自己豢养的,他们自愿把犬带入军营,奔赴战场。


2.jpg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是所有参战国中唯一没有派遣经正式训练的军犬参战的国家。一方面原因是美国参战较晚(1917年);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的军方高层认为犬在战争中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有超过3000头军犬在各个军事部门服役。战争伊始,德国已经拥有6000头完成训练并随时可以参战的军犬。因为早在1884年,德国就在靠近柏林的地方建立了专门训练军犬的机构。多年以来,德国已经认识到犬类在战场上的重要价值,并训练它们为战地医院,特别为救援和巡逻提供协助。除此之外,德国还有大量训练有素的警犬,在战争爆发后,这些警犬也被动员起来,陪着它们的主人奔赴战场。

犬类因为动作迅速和贴近地面,能够避开狙击手的火力和其他可能的打击,因此在特定的任务中比人类更有优势,比如传讯犬和搜救犬。传讯犬能够从其他部队或大本营运送补给、食物和信息给前线部队,还可以携带信鸽,让前线的士兵把信息通过这些信鸽带回去。在一战早期,著名的还有各个国家的搜救犬。这些搜救犬由各国不同级别的红十字会训练出来,它们的使命就是穿梭在各地的战场上,为伤员带去急需的药品、食物和水,或提供心理安慰。它们还会带走伤员的衣服碎片或头盔去基地营通知医护人员,把他们领到伤员身边,然后再回到战场上,有时候会不知疲倦地奔波一整天。这些搜救犬偶尔也会把受伤的士兵拖回战壕或拖离危险区域。它们也会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及医疗人员一起巡逻,提醒他们处于视线之外的伤员的存在。

犬在战场上的价值很快就体现出来,这也让许多参战的欧洲国家展开了正式的军犬训练计划。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早期的军犬训练并不科学也不系统。出现诸如训导员给一个品种的犬分配一种任务,警戒犬只要发现动静就吠叫暴露训导员等情况。虽然训练方式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成为军犬证明自身价值的试验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了犬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犬虽然寥寥无几,但那些英雄犬的故事还是在美国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改变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犬的认知。1896年纽约哈茨代尔建立了宠物公墓,仅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那里埋葬宠物犬的人比战前20年还多。他们甚至于1923年筹款在公墓竖起了一座军犬雕像。每当阵亡将士纪念日,雕像旁就会举行庄严的仪式来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军犬。


3.jpg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遇袭时,美军在册的军犬只有不足100头,它们大多是西伯利亚哈士奇犬和阿拉斯加雪橇犬,主要承担在机动化装备不能到达的地方营救受伤士兵的职能。此时的美国军方对把犬引入部队仍缺乏热情,但这一情况在1942年早期发生了变化。纽约一位名叫阿琳·厄兰格的养犬人联合从美国养犬俱乐部到职业训导员协会的犬类专家,成立了名为“岗哨犬”的协会,并决定为军队训养用于基地警戒和守卫海岸线防止间谍渗透的军犬。 

岗哨犬协会的计划和部队军需部的决定不谋而合。在进行了小规模的军犬训练后,加上一些报告称德国间谍试图通过海岸进入美国,海岸警卫队开始在周边任何可能被渗透的地方设置由军犬和训导员组成的哨兵团队。很快,其他军方部门也认识到了军犬和训导员的价值, 在很短的时间内,美国军方对军犬的态度由冷转热,开始主动在所有部门部署军犬。随着需求量的增大,数千头军犬的数量缺口出现了。此时,军犬招募以国人捐献为主,因为有战争后归还受捐犬的约定,美国人非常乐于捐出他们的爱犬。随着军犬数量的增多,军方从岗哨犬协会接管了训犬职能,并把新组织命名为“K-9”。“K-9”英文读音与“犬”的英文单词“Canine”相似,因此在美、俄等国家以K9代指军犬、警犬。同时,继续依靠协会在后续的战争中从全国招募军犬,训导员的征募工作也从征兵时开始做起。征兵人员会询问新兵的成长经历,是否在乡下或农场长大,是否养过犬。如果是,这个新兵就会被直接送往军犬团,被当作训导员进行培养。所以此时美军的军犬专业整体呈现协会招募、民间捐献、军方训养的特点。

到战争结束的时候,部队从岗哨犬协会接收了超过两万头犬,有大约50%的犬实际服役并在军队中充当了活跃的角色,另一半则因为紧张、身体状况不良或其他不适合服役的原因被退了回去。在一万头完成训练的军犬里,有90%的军犬在战争期间留在了美国本土,担任军事基地或海岸区域的“哨兵”,剩下10%的军犬则被送往海外,协助海外的官兵执行侦察任务。第一头派遣海外的军犬于1944年3月乘船赶赴太平洋战场,它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海外军犬的数量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增长。也有一些军犬小组去了欧洲,军犬小组在欧洲战场上的价值也很快体现出来,因为那里的传统作战方式更有利于军犬发挥作用。比如军犬加入巡逻队之后,能够发现士兵不易察觉的敌人行踪,并给出无声的警告,这让它们在山地、河床或多林木的地形中具有了自身独特的优势,极大地减少了士兵遭受伏击的危险,同时也鼓舞了士兵的斗志。使用过军犬的人员表示它们拯救了许多生命,而且在鼓舞士气方面具有更大的价值。有人指出,有军犬在巡逻队,就会给因为担心遭遇伏击而紧张的士兵带来安全感,这也使巡逻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并覆盖更远的距离。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二战期间的美国军犬训练已初具系统性。根据军队作战部门的不同,军犬要接受不同的训练以满足任务的需要。比如海岸警卫队仅使用哨兵犬, 战争期间这些哨兵犬驻扎在3174个哨位上,保卫着美国海岸线的安全。1942年8月,美国新泽西州的双桅船公园开始使用海岸巡逻犬,不到一年的时间,巡逻犬的使用就覆盖了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人犬结合的巡逻小组通常在夜间执行巡逻任务,每个小组负责1英里(约1.6千米)海滩。海军利用军犬执行八种不同的任务:放哨、攻击、战术、静默侦察、信使、救护、在多雪环境执行运输任务,以及在战场上为部队补充给养。

美国海军陆战队需要军犬执行侦察,充当信使传递信息,为战斗单位补充给养,以及发现爆炸物或诡雷等任务。他们最早使用的是杜伯文犬,但很快就认识到纯种犬对战场上的噪音或混乱过于敏感,而在陷入混乱的时候,德国牧羊犬在保持镇定方面表现得更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军方履行了最初对于民间捐献犬主人的承诺,着手对那些曾经成功服役的军犬执行“去训练化”训练,使它们能够回归平民生活。在少数情况下,对不能去训练化又无法胜任工作需求的军犬则被实行安乐死。这项计划卓有成效,超过3000头英雄犬和它们的主人再次重聚,安享天年。


4.jpg

朝鲜战争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美军保有和训练的军犬数量大量削减。堪萨斯州的赖利堡第26陆军侦察犬排,是当时唯一保留的现役军犬编制。美国初次派兵朝鲜的时候,军方决定把整个军犬排也派去。他们在1951年5月至1952年1月间分阶段抵达朝鲜半岛,这些军犬擅长侦察和保护己方,这种优势很快引起了美国军方的关注,军方立刻开始着手在国内训练更多的军犬和训导员小组。自此之后,军犬和训导员在夜间巡逻开始成为制度。历经实战检验后,军方很快认识到必须在执行任务前对军犬进行有规律的训练,而不是仅在部署前训练,这样人和犬的协同性会更好。

据统计,大约有1500头军犬在朝鲜战争中服役,并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美方军犬对朝鲜官兵有很大的威慑作用,因此战场遭遇时,朝鲜官兵往往不再把美军士兵当作首要目标,而是首先瞄准军犬,要把它们先干掉。朝鲜官兵还在战场上实施了心理战,在晚上架设高音喇叭播放简短的宣传口号来扰乱美国士兵的士气。


5.jpg


越南战争期间

越南战争期间,直到美国完全陷入战争之后,军方才启动军犬程序。美军刚到越南的时候,因为当地炎热和潮湿的环境,指挥官对是否派军犬上战场迟疑不决。但在1965年夏天,派出40头军犬和它们的训导员进行初次试验之后,由于表现优秀,美国军方决定加快军犬计划的实施。因此,第一批大规模军犬小组在1966年左右抵达越南。

越战期间军犬的训练科目和人员招募与二战时一模一样,因为丛林战初期看起来是惊人相似的,敌人悄无声息地隐藏在那里,伏击毫无防备的己方部队。事实证明,军犬可以有效地保护训导员和士兵不受伤害。除了找出隐藏的武器库、地雷绊线、诡雷以外,军犬还能找到敌人储存的粮食。一份报告表明,大约有450吨越南玉米在战争中被美军缴获,这其中军犬功不可没。

就像在太平洋战场一样,美国士兵更喜欢德国牧羊犬,因为它们性情温和并具有高超的侦察能力。在东南亚极端炎热和潮湿的气候里,它们会蜕去下层绒毛并保持凉爽。第一批赶赴越南的德国牧羊犬事实上是西德训练的,这批军犬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了美国人的越南同盟。因为在越南,犬被视为一种食物来源,而且很多越南盟友也害怕这些犬,这些纯种犬比越南本地犬体形要大,同时,他们拒绝和黑色的拉布拉多犬在一起工作,因为黑色被认为是坏运气,是死亡的颜色。

在越南,美军士兵的主要困扰在于敌人的隐蔽性。除了丛林的浓密和黑暗之外,还有隐藏的坑道和地下通道网,这使得敌人很容易悄无声息地躲起来,等着毫无戒心的乙方作战单位经过。军犬改变了这一切,在绊线、地雷、诡雷之外,它们还能察觉竹钉陷阱,这种陷阱深1英尺(约30厘米),长和宽各2英尺(约60厘米),上面覆盖细树枝的浅坑,没有防备的士兵很难注意到。但军犬能,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因为树枝下面插着一排排锋利的竹钉,竹钉的尖头涂有人类排泄物,即使不被刺死,感染也很要命。

据报道,从1965到1973年间,约有10000名美国军犬训导员和4000头军犬在越南服役。在越战期间,有263名军犬训导员和500头军犬在战斗中阵亡,阵亡军犬训导员的数量只有战争投入的军犬训导员数量的3%,而只有7%的军犬在战斗中受伤,这个数字包括多次受伤和至少一次重返过战场的勇敢军犬。


6.jpg


角色的转变

从越南战争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继续训练军犬和训导员小组。不过,军犬的训练方式从作战任务转变为执法领域,担负着外出执行警事任务、搜索毒品、炸弹,巡逻等职责。

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军将军犬的训练工作重新转移到作战行动上。在这一阶段,军方广泛推动炸弹和搜爆的训练工作。仅在“9·11”事件后18个月,军方就有350头进入实际工作的搜爆犬,这个数字和2000年相比增加了一倍。可以说,从“9·11”事件以后,军犬在保护民众、反恐作战、缉毒搜爆的能力才被真正带向前台。

纵观美军军犬专业,我们将美军军犬的主要类型及其职责总结如下:

(一)军事巡逻犬。在许多方面,军事巡逻犬的训练内容及工作性质和警犬是相同的,除了训导员之外,它们几乎没有区别,能够对有嫌疑的人表现出进攻性,能按照命令攻击或在训导员受到攻击时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发起攻击等。同时,它们也必须具备其他一些特定的军事技能。根据美国官方战地手册,巡逻犬在牵引的情况下必须能够:通过气味、声音和视觉发现一个人;在75码(约70米)内察觉一个人的气味并做出反应,然后跟踪气味找到那个人的位置;在白天100码(约90米)内、夜间100英尺(约30米)察觉一个人发出的声音同时做出反应,并追踪声音找到源头;看到视野100码(约90米)内的人并做出反应,按照命令进行追踪;熟练掌握追踪、攻击和释放技能;和训导员一起安静乘坐交通工具,直到被激怒或收到指令。

(二)缉毒犬。美国训练军犬定位毒品是在越南战争时期开始的,当时在东南亚服役的美军人员有使用大麻和其他毒品来缓解战争压力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毒品探测”在1971年被纳入官方训练体系,但并非所有的军犬都接受这一训练。军方在军犬中间进行筛选,寻找那些更有好奇心和表现欲,同时拥有高超寻物本领的军犬。这些犬受训探测的第一种毒品是大麻,并在熟悉大麻、可卡因、印度大麻制剂之后,加入对海洛因的识别。今天,美国的缉毒犬也采用同样的训练方式。在常规练习里,训导员会在载重近20吨的C-130货机里藏30克左右可卡因,这种条件下,人的嗅觉都会被淹没在燃油、液压油及其他刺鼻的气味里,犬却能在登上飞机后迅速发现毒品。

(三)搜爆犬。在越战之后,美国中止了搜爆犬的使用,相关的训练也被搁置起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才派这些军犬和军队一起赶赴波斯尼亚,协助结束巴尔干战争。受过训练的搜爆犬对爆炸物品会产生警觉,并在那个包裹旁静静地坐下来以向其训导员示警。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军犬价值不菲,根据训练水平的不同,搜爆犬的价值在3万美元至8万美元之间。它们通过协助搜查邮包、车辆、飞机以及人员携带的违禁炸药和其他与炸弹有关的工具、物品,为伊拉克全境的美国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

这些军犬从事着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员无法胜任的工作,它们有灵敏的嗅觉本能,能嗅出连X光机也发现不了的东西。搜爆犬要能够快速登上飞机舷梯,越过混凝土横栏或进出汽车,还必须能嗅出多种爆炸物的气味。如果检测到爆炸物,军犬会坐下去盯着它,只要军犬坐下示警,其他人就迅速隐蔽。为了应对训练中没有接触过的新气味,军方会随时对军犬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四)追踪犬。追踪犬也被称为专业搜索犬,构成了美国军方受过专门训练的军犬的一个分支,它们在协助训导员工作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搜爆犬专注的是寻找它们曾经反复训练过多次的特定的气味,追踪犬要对付的则是属于某个特定目标的气味或物品。一旦它熟悉了那种气味(尘土、鞋、布料、汗液等味道),那么其工作就是找出这种气味所有者。现场工作有许多变数,包括时间的推移、气味被风吹散的可能性,还有进出现场或现场附近的其他人的气味影响。在受过污染的区域成功追踪很难,必须采取措施让犬做好准备。根据美国军方战地手册,追踪犬必须达到的最低水平是:能够追踪至少一个小时前的人类的气味,在多变的地形下,沿着有几个转弯的路线追踪1英里(约1.6千米);在适当的追踪条件下,一个熟练的追踪犬小组能够在崎岖多变的地形条件下,循着至少12个小时以前的气味,追踪自然漫步的个人或群体至少3.1英里(约5千米);在追踪的同时,军犬需要向训导员警示绊线和伏兵的存在。


转自“中国工作犬”